资讯2016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组织评选的第19届“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等流程后在京揭晓。都有哪些项目入选?戳图看名单。

▲入选项目名单按主持单位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9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让我们来看看年度入选的十个项目的具体介绍:

1

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利用单分子构建电子器件对突破目前半导体器件微小化发展的瓶颈意义重大。实现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功能是验证分子能否作为核心组件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关键。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设计构筑稳定可控的单分子器件,探索其与微电子工艺的兼容性,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分子电子开关,在当代纳米电子学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郭雪峰团队围绕单分子光电子学领域开展了长达9年的潜心钻研和持续攻关。他们原创性地发展了以石墨烯为电极、通过共价键连接的稳定单分子器件的关键制备方法,解决了单分子器件制备难、稳定性差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功能导向的分子工程学成功地克服了二芳烯分子与石墨烯电极间强耦合作用的核心挑战性问题,从而突破性地构建了一类全可逆的光诱导和电场诱导的双模式单分子光电子器件。这项研究工作使得在中国诞生了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这也是几十年来我国在分子电子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第一次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论文于年6月17日发表在《Science》上,申请了发明专利。这项研究证明功能分子可以作为核心组件来构建电子回路,为将功能分子应用到实用电子器件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Science》同期配发了长篇正面评述,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各种媒体的亮点报道。

2

发现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对称性及其破缺是基本的科学问题。手征对称性(又称手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左右手、海螺壳、某些化学和药物分子等都有手性。原子核层次的手征对称性由孟杰及其合作者于年预言,后来得到证实,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87.html